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法规

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的决定

发布时间:2017-12-14 17:39:30作者:来源: 襄阳市政府网站访问量:

中共襄阳市委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的决定

 

2017123日中共襄阳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在湖北开启“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新征程中,进一步提升襄阳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水平,市委就推进绿色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作出如下决定。

一、强化“四个意识”,坚决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

1.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精髓要义。要原原本本、原汁原味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纪委工作报告和党章,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上,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的认识上,聚焦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上,聚焦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上,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领袖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重大的现实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践中既当好带头人、组织者,又当好实干家、督导员。

2.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学懂弄通做实“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治政策水平,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切实把襄阳的“新时代湖北讲习所”办成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导航塔”“练兵场”“加油站”,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机关夜校、襄阳论坛等主渠道作用,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积极投身“四个伟大”的生动实践。

3.要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最大的政治,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地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情感上深刻认同核心、行动上始终跟随核心,坚决捍卫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襄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顺应新时代要求,勇当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排头兵

4.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创造性落实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强省、农业强省、科教强省、文化强省、人才强省、生态强省的决策部署,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遵循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导向,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切实担当好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重大政治责任、光荣时代使命,真正让“一极两中心”成为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转型跨越的“火车头”、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5.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发展率先与生态优先相促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强化绿色底色,始终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政策,科学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提高发展质量、做大经济总量、留足环境容量,在转型升级中保持中高速增长。二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协同。充分发挥政府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监管职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美丽襄阳的主观能动性,着力形成政府主导有力、企业创新作为、社会积极参与的绿色发展大格局。三是坚持重点突破与统筹推进相统一。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2025、两圈两带等国家级、省级发展战略,坚决落实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河库长等制度,牢牢抓住经济增长绿色化、生态环境绿色化、生活空间绿色化等重点,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引领汉江流域城市群协同打造绿色发展共同体。四是坚持创新驱动与创造经验相衔接。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构建循环链接的现代化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坚持改革创新,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生态即民生、环保即发展的自觉,完善环境治理体系,为居民提供最普惠的福祉,为襄阳培育最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6.主要目标。到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经过10年不懈奋斗,力争到2030年“一极两中心”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水平居中部地区前列,全市经济更加繁荣、城乡更加宜居、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美丽、居民更加幸福,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襄阳成为汉江流域乃至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样板城市、全国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的典型模式。

坚持谋长远、重当前,全力以赴完成好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

——“一极两中心”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万亿工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建设取得扎实成效,成为汉江流域和长江经济带中实体经济、四新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地,主要经济指标占汉江流域城市群1/3左右、全省1/8以上,经济总量跻身全国50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等优势彰显,成为中西部地区高端服务供给、智力成果交易、文化交流展示、国际贸易和交往的优选地。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名列全省和汉江流域前茅。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减量化增长模式广泛推广,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同向发力,“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现代工业体系的绿色低碳循环程度显著提高,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区经济齐头并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襄阳云谷、中国有机谷建设取得新进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领先全省,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湖北重要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绿色文化深入人心,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观、绿色消费观普遍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基本形成,自然资源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管等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地区生产总值地耗水平大幅度下降,重点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物耗及废弃物排放水平持续下降,PM 10PM2.5均值低于省控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等指标高于省定目标,水体、山体、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一江九河”(汉江和南河、北河、小清河、唐白河、沮河、漳河、蛮河、淳河、滚河)和“三山一岗”(荆山、岘山、鹿门山和鄂北岗地)生态屏障基本形成,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

——可持续发展空间更加优化。中心城区、中等城市、特色镇、美丽乡村“四位一体”的新型城镇化体系结构更趋合理,中心城区“一心四城”发展格局更趋完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文化气息更浓、美化水平更高、净化程度更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襄阳成为地域特色鲜明、社会影响较大的繁荣之城、安全之城、品质之城、文明之城、幸福之城。

三、聚焦核心竞争力,增创稳中求进新优势

7.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发挥各类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绿色发展的一号工程、稳中求进的强力支撑,实施绿色制造推广、智能化改造、品种品质品牌提升、服务业制造转型、现代农业发展等绿色示范重大工程,加快对汽车、钢铁、建材、化工、食品、轻纺等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步伐,有重点地突破性发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在四新经济发展中培育新增长点,规模化开展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招商引资,大力度引进“长三角”地区四新经济企业,积极承接京津冀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高端人才掌握尖端前沿技术和了解全球行业发展趋势的优势,聚合内力、借力发力,着力把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备、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城市矿产与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新业态新应用、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培育成省级、国家级重要产业集群,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襄阳云谷、中国有机谷建设迈上新台阶,襄阳制造业水平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促进“一个龙头、六大支柱”现代工业体系转型升级、均衡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质增效,确保稳中求进的步伐更加雄健。支持高新区、东津新区改革创新打头阵、转型升级走前列、产城融合创示范,支持谷城创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县,支持南漳、保康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支持枣阳、宜城、老河口、襄州争创国家新型城镇化典范,支持襄城、樊城打造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增强高新区、东津新区战略引擎作用,放大各县(市、区)、开发区多点聚合效应,努力把襄阳建成区域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高质量、高效益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势明显、业态丰富的现代服务业先行区,个体强壮、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发展密集区,创新引领、机制灵活的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

8.增创制度供给新红利。坚持领导领衔改革、群众点单改革、问题导向改革,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建设中国技工之乡等工作为抓手,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开发互促共进,推动襄阳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更多红利。以湖北自贸区襄阳片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四港一中心”建设,重点在“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先人一步、快人一拍,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创造更好的制度供给。落实产权保护制度,激励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新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以宜城、老河口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为抓手,统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革除有碍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弊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创新活力。

9.增创中心城市新动能。认真落实《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湖北长江经济带大保护九大行动,编制实施襄阳沿江发展规划,从空间布局、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网络完善提档、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旅游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加快工程化、项目化推进步伐。认真落实隆中人才支持计划,广泛开展“我选湖北·智汇襄阳”行动,依托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工作站)、襄阳科技城、海智基地,打造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引进、激励、使用机制;大力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国家科研院所发展,加快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着力引进国内外高教资源集聚襄阳,扩大襄阳职教综合优势;加强国家重点医疗专科建设,建设汉江流域医疗卫生中心;持续办好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系列赛、“奔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推动全国性、国际性会展在襄落户,为汉江流域城市群合作共赢搭建平台、开放开发示范引领,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靓丽板块。

四、找准绿色发展切入口,全面推行减量化增长模式

10.坚定不移推进减量化增长。坚定推进单位产出能耗、物耗与废弃物排放“双减少”,经济增长率与能耗、物耗增长率反向运动。切实把稳增长、强实力、可持续作为根本追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绿色生产方式这一关键,全面形成减量化增长模式,彻底摆脱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非此即彼的两难选择,着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路径化、工程化、项目化、具体化,不断提高全市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1.加快推进工业减量化增长。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坚持以优争先、以质取胜,引导企业高度重视智能化改造、清洁化生产、增材式制造,向国际国内先进标准看齐,积极引进先进工艺,加强企业现场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促进生产方式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推动企业、产业向产业链前端、价值链高端攀升,不断提升企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质量强市、品牌兴市战略,积极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行动和集约化发展规划,推动“襄阳制造”向“襄阳智造”转型、“襄阳产品”向“襄阳品牌”跃升,力争到202080%以上特色产业园区完成循环化改造,培育行业冠军企业150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和湖北名牌产品150个以上,建成一批千亿级、500亿级、300亿级的特色产业园区。

12.搭建服务业减量化增长平台。综合施策,融合发展,主动把握高铁时代特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显著提升第三产业在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比。优先发展电子政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健康等新兴服务业,积极发展研发设计、技术孵化、检验检测、商务咨询、软件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信息化改造提升。依托“襄阳云谷”,拓展制造业“云服务”,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推动制造业减少在制造时间、减少废弃物总量,减少过程消耗、库存损耗。强化共享经济和全域旅游理念,结合文化小康建设行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以襄阳古城、古隆中等景区为支点,以汉江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带建设为轴线,以系列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的竣工,迎接襄阳高铁时代到来,聚合全域旅游资源,串联多种旅游业态,打造精品线路,引爆襄阳旅游,力争“十三五”期间文化旅游业快速成长为襄阳新的支柱产业,把襄阳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13.创新农业减量化增长机制。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建强乡村农技队伍,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一节两减三基本(节约农业用水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畜禽粪便基本无害化处理、秸秆基本利用、农膜基本回收)为抓手,推进畜禽、水产清洁养殖、多业共作,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荣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广规模化沼气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放大农业溢出效应;实施有机农业发展工程,开展土地休耕试点,加强特色粮油、特色水果、特色蔬菜、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使“中国有机谷”百业兴旺、五谷飘香,成为发展之谷、富民之谷、生态之谷、风光之谷、品牌之谷。

五、把握高质量发展阶段新特征,构筑宜居宜业宜游绿色发展空间

14.健全绿色空间规划体系。突出规划引领,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原则,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强化政府空间管控,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持续开展依法控违拆违行动,保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气朗。

15.推进城市品质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坚持人口规模与空间结构相适应、产业发展和生态容量相匹配、文脉传承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按照现代化大城市人口密度的要求,明确城市东南西北“四至”范围,整合资源,集中连片,公建优先,做到资源利用效率、综合服务功能、城市内在品质、市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坚持以业兴城、产城融合,以绿色产业发展为重点,积极推进东津新区建设,全面提升高新区宜业、宜居水平;统筹考虑财力状况、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建筑色彩、街区风貌等因素,加快推进襄城、樊城、襄州旧城有机更新;坚定呵护、悉心滋养城市绿心,加快建设鱼梁洲城市中央公园,完善中心城区“一心四城”发展格局。严格执行“一城一水”保护条例等地方法规,实施古城保护开发利用规划,打通护城河,严控周边建筑,城墙内“减人、降高、修旧如旧”,还千年古城以独特神韵。打好净化、绿化、文化、亮化、美化组合拳,提升市区段汉江岸线、岘山沿线、高速公路出口连接线的景观品质。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要优化完善水、电、燃气等市政公共设施及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农贸市场、公共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深化“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拓展以政务云为核心的教育云、交通云、旅游云、医疗云等智慧应用,构建集智能交通、智能建筑、智能管网、智能城管、智能安保于一体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体系。

16.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全力支持郑万、西武、呼南高铁和蒙华铁路建设,统筹推进雅口、新集航电枢纽,唐白河航运开发和襄阳新港建设,加快推进保神、枣潜、老谷、襄阳绕城等高速公路建设,尽快开工襄城至南漳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襄(阳)宜(昌)高速公路,研究谋划襄阳至信阳高速公路、铁路项目和焦枝铁路城区段改线项目,加快推进207国道襄阳段、217省道东津至宜城段改建,加快乡村公路提档升级,积极推进襄阳机场创建一类航空口岸。全面加强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建设,搭建信息共享开放平台,形成“铁、水、公、空、管”五位一体、无缝对接的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同步推进城市建设与公交覆盖,尽快开通中心城区到周边16个乡镇的城市公交,提升公交和市域内长途客运新能源汽车使用比重。研究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逐步完善“人+绿道+自行车”绿色慢行交通体系。全面推进市域内铁路、公路沿线净化、绿化建设,美化节点,形成景观,打造多层次靓丽风景线。

17.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养造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城镇与山水林田湖草布局,统筹空间、规模、产业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环节,实施“三乡”(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工程,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步伐,建设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让乡村有人气、有财气、有生气。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支柱产业,坚决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全面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以“厕所革命”为抓手,净化乡村环境,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化,2018年底实现乡镇生活污水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建成运营,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省级生态县、乡、村创建工作,力争20206个县(市)、50个乡镇、1000个村达到省级标准。

18.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持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生态文明素养,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倡导简约适度消费,推广绿色低碳办公,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在景区、酒店、公交、商场等服务领域,推进无现金支付体系建设。

六、坚持标本兼治,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19.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实施工业污染物减排工程,加强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强工厂废气治理。加大余家湖工业园区科学规划和环境治理力度。关停襄阳安能热电公司、东风汽车公司襄阳热电厂等主城区燃煤小电厂。实施清洁能源推广工程,在中心城区和县(市)城区、中心集镇推行煤改气、煤改电,确保2018年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率达到100%。实施扬尘污染防治工程,严格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推行建筑材料与建筑垃圾密闭运输,综合整治餐饮油烟污染,巩固扩大农村秸秆禁烧、城市中心区禁鞭成果。实施汽车尾气治理工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汽车,严格实行机动车绿标管理,全面淘汰黄标车。

20.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河长制、库长制、渠长制,统筹做好多蓄水、供好水、治污水、防洪水、节约水“五水”文章,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水系连通、水源地保护、入河排污口整治、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城乡节水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等六大工程建设,推行“源头截污、过程阻断、末端治理”全过程治理模式,2019年底前消除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实现大李沟、小清河、襄水全线截污、长治久清。2020年,完成官沟水库中心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工程,所有中型以上水库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市域内汉江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汉江各支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争创国家水生态文明示范城市。

21.强化土壤污染防治。认真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排查,对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企业实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管理。全面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重金属污染土地、危险固体废物堆场、非正规垃圾填埋场。

22.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探索“山长制”“林长制”,以石漠化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覆盖率为重点,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坚决完成3年“精准灭荒”任务,全面修复鹿门山、岘山等裸露山体;全域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重点抓好南河流域、沮河流域、东巩片区的矿山整治。深入实施“绿满襄阳”提升行动,抓好汉江两岸、鄂北岗地防护林带、鄂北水资源工程等生态廊道建设;见空插绿,应绿尽绿,加快公园绿地系统建设,推行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实行拆墙透绿;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推进江河、水库、湿地等水体保护和修复工程,建好一批国家级、省级湿地公园。

23.强化绿色发展法治保障。全面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地方立法工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污染物排放监管体系,加强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健全汉江、水源保护区、湿地公园等重点区域环境动态监管机制。严格落实环境信息公开、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健全完善企业废弃物排放许可制,严禁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建立环境风险防控责任制,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保持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的高压态势。

24.建立市场化资源交易机制。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控制度。推动各类产业基金向绿色产业倾斜,加大对生态建设、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绿色产业市场,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项目机制。积极培育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服务等市场主体,支持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搭建相关交易平台,落实碳排放权和用能权、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

25.推行协同化共治共建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生态补偿机制改革试点。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构建气象、地质、水利、地震、林业等防灾减灾救灾与生态环境风险应急处置一体的防控体系。在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绿色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加强与汉江沿线城市协同协作,确保共商、共治、共建、共赢。

七、强化党的领导,推动绿色发展决策部署落实见效

26.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从严管党治党作为推动“一极两中心”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增强各级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努力用党建这个最大政绩催生改革发展最新业绩,以领导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创造绿色发展的更多、更新成果。

27.构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绿色发展责任体系。建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市、县两级绿色发展领导小组,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积极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四个意识”,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责任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树牢绿色政绩观。对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考核权重,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绿色经济考评体系。

28.提升干部队伍推动绿色发展的能力。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素养,注重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紧紧围绕“一极两中心”目标任务,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持续开展“讲认真、强本领、创精品”行动,有计划地开展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三产融合、城乡统筹等专题培训,增强干部推动绿色发展的能力。

29.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压实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使之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群策群力开展绿色生产、投入绿色生活、协力整治环境问题、共同保护生态系统,努力完成好推进绿色发展的各项任务,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30.以严明纪律保证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突出监督执纪问责重点,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对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不力、损害生态环境的,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新时代要有新目标新追求,新时代呼唤新气象新作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奋勇争先,为加快建设“一极两中心”不懈奋斗,为湖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文章多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